八,續選賢妻良母故事                    回目錄    回總目
   

歷代賢姝不乏人 不昭揚世恐沈湮
謹再挑選典型女 供作閨人仿效身
每人事蹟振當時   懿德坤功載口碑
宜抑為師勤效法 相夫教子建良基
相夫秉正蔭君郎 教子有方出秀良
全靠坤功得力大 垂名後世永流芳

   

 

欽慕高風託妾身 隨夫樂道願安貧
繼承遺志施教化 本着義仁啟後人
   

春秋未年,齊國一高士,號黔婁子,高風亮節,不慕顯貴,魯恭公聞其賢,欲聘為相,齊威王知其能,亦洽聘為卿,皆拒之不就,寧自安貧樂道,以苦節力行感化世人。 其夫人知書明禮,品雅德高,仰慕黔婁之品德,嫁與為妻,雖為名門千金,因受夫感化,盡棄鉛華,改穿布衣,下田耕作,維持生計,國君以及顯官視其貧窮,紛紛饋贈,黔婁夫婦一概婉拒,始終自力更生,過其清苦生活。 黔婁逝世後,夫人承夫遺志,致力教化工作,廣募學生,教以 [勤儉治家,仁慈好善],善導世道人心,誠為史上一傑出之賢妻。

   

 

執政廿年重法章 愛民勤政國隆昌
延儒硑學弘文化 天下復平民樂康
   

漢朝鄧后,名綏,自幼博讀經史,兼通政體。 十六歲膺選入宮,因聰慧過人,溫良謙讓,和帝立其為后,迨和帝崩,殤帝出生不過百日,即承帝位,而鄧后為皇太后,臨朝攝政,賢明非常,時逢旱災水患十年,內憂外患交加,民不聊生,幸因鄧后勤政愛民,興利革弊,倡導節約,崇尚禮節,克服國難,終於邁向復興大道。 鄧后並重視大教,博選大儒,致力文化活動,於是東漢文風蔚起,人民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執政先後二十年深受朝野一致擁戴,歷來帝后深得民心,未有出其右。

   

 

王家二婦有賢行 妯娌睦和相愛敬
貴賤不分互重尊 淑賢堪作婦人鏡
   

晉朝,司徒王渾之妻鐘氏,渾弟王湛之妻郝氏,普有德行,後世為賢婦。 鐘氏名琰之,大傅之孫女,聰慧弘雅,明禮達理,為婦女之楷模,郝氏亦令姿淑德,教子有方,生子名東海,後為晉朝名臣。 鐘郝二婦至為和睦,鐘氏不以名門出身,顯貴自居,而傲慢凌辱其弟婦,郝氏不以家門低賤自卑,而趨炎其嫂,雅相敬重親愛,所以時人讚稱 [鐘夫人之禮,郝夫人之法] 良有以也。 妯娌乃異姓處,入夫家骨肉之門,易失和起爭,然如鐘郝二婦之雅相敬重,可為妯娌之師表也。

   

 

助陣為夫執桴鼓 指揮將士猛如虎
敵慌潰走發哀鳴 建立偉功傳萬古
   

梁紅玉,宋朝名將韓世忠之妻,雖係一女流,但膽識謀略,異於常人,見世忠為人慷慨仗義,遂許嫁之。 世忠年少時,即英勇無比,因家貧,年十八即應募為小兵,屢建奇功,擢升為撫統領官。 高宗建英四年,金國兀朮率大軍來犯,敵船沿長江駛逼世忠兵營,梁紅玉不讓鬚眉,立於船頭親擊戰鼓,指揮抗敵,士氣為之大振,金兵慌亂,戰船傾覆,潰不成軍。 韓世忠,能屢建殊勳,成為宋名將,其夫人梁紅玉佐戰之功不少,後被封為安國夫人。

   

 

重節盡忠可作模 佐夫抗敵竟忘驅
被拘寧死豈甘辱 不負帝廷不負夫
   

宋朝時,謝枋德之妻李氏,饒州臨安人,能通女訓,善事翁姑。 其夫謝枋德上臨安考進士。 時元軍入侵,時局紊亂,宋軍無法抵抗,謝枋德組織民軍協助防守,李氏亦發動婦女擔任後勤工作,因寡不敵眾,不久即被元軍擊敗,夫妻從此離散。 李氏携二子避入貴溪山中,敵軍聞悉,包圍該山區市鎮,李氏恐禍延無辜民眾,乃後容直投敵軍。 元軍欲以李氏為餌,引誘其夫投降,又有將軍垂涎其美貌,欲收其為妾,李氏毅然自縊,以全其節,其貞烈義行,實令人歎服。

   

 

孝敬翁姑盡禮儀 育教夫妹倍生兒
諸甥愛撫如親出 恰似春暉照草枝
   

宋朝,陳安節之妻王氏,漢州X縣人。 嫁年餘其夫即去世,遺下一子甫月,家境雖清寒,王氏亦忍苦守節,孝養翁姑,教育其子,茹苦含辛,勤勞操作是以漸見富饒,鄉人莫不敬佩,咸稱呼王氏為堂前。 翁姑歿後,其夫妹尚在幼年,堂前悉心照顧,撫養教育,視如己出,及長大,備豐厚蛫搋糷均A然夫妹猶不知足,要求分財,堂前盡所有與之,詎料夫妹所得之財,竟為夫淫蕩費盡,致陷入困境,堂前後為其建置田宅,並代撫育諸甥。 如此海涵之賢婦,誠稀有也。

   

 

寡育子孫兄不援 辛酸苦辣不堪言
上蒼憐賜婦純孝 孫奮成名耀第門
   

宛平縣人高位之妻段氏,年僅十七即喪夫,因無宗親,携二幼子寄居兄家,其兄以無力養育二甥為由,屢次勸其再嫁,然段氏堅心守節,變賣嫁菕A租賃小屋,居於郊外,為市人縫紉度日,歷盡艱辛,撫育二子,然長子不幸中年早逝。 次子為小吏,因罪被逐邊疆,段氏不向命運屈服,堅忍悲痛,續撫育諸孫,其孫名裔,因段氏教孫有方,進士及第,榮耀門楣,段氏晚年享福,長壽至九十六歲仙逝。

   

 

至情骨血誰甘棄 竟以親生為弟嗣
尚義重情足堪嘉 天昌其後成名器
   

昌化地方,有章氏兩兄弟,皆未有子嗣。 兄為傳宗接代,向族親抱一男兒養育,名日栩,詎料未幾其妻竟喜獲麟兒,命名詡。 其弟亦求嗣心切,乃求其兄曰: [兄既有己出之子,何必養他人之子,不如將抱養之子讓我] 兄與妻商量,妻堅稱: [無子無抱養,有子則棄,為人豈可如此。] 而婉拒之。 但弟百般懇求,嫂感其誠,將親生子詡與弟。 後來栩得子名樵標,詡擧子名鑄鑑,均賦性聰明,勤讀書詩,功名成就,出仕為官,王家遂為名族,此乃兄愛弟恭,章妻和氣重義有以致之,豈非賢乎。

   

 

前子為非把罪移 願甘歸咎係生兒
兒欣頂罪成其志 子義母仁帝表之
   

元朝時代,秦閨夫之繼室柴氏,生有一子,而前妻亦遺下一子。 二子幼小時閨夫即去世,柴氏守節,扶養二子,視前子如巳出百般愛護,無微不至。 及二子長大,地方賊作亂,被官拘捕之賊,指柴氏之長子亦結夥,致被拘判極刑柴氏心焦,率次子向官泣訴,謂作惡者乃此次子,而非長子。 其次子亦自認犯罪,求官勿加罪於其兄。 一再審問,亦不易其言,官疑次子並非柴氏所生,乃出此策,後經嚴加審訊,始知實情,官感艱曰: [柴婦執義不偏愛己子,而次子求死以成全母志,實乃天理人情之至也!] 遂釋二子,並嘉其義,旌表其門。

   

 

勸君尊堯舜為師 懷德勵精圖國治
內助功成明業建 厥功絕代竹帛垂
   

明朝馬后,馬公之女,乃鼎助明太祖創立大明帝國之賢后。 自幼仁慈有知鍳,好讀書史,精通歷代興衰史蹟,且精明能幹富有賢德。 太祖爭天下之初,勸其 [定天下以不殺人為本] ,應以仁愛為號召,且親自緝衣鞋供士軍,是以群雄湧集。 及得天下,勸太祖勿忘群臣,百姓創國之艱辛,應效法堯舜,仁德愛民,是以臣民欽服。 馬后重視教育,聘名儒教諸子,太子朱標能孝順父母,禮敬大臣,頗得上下之愛。 又深明 [家齊而後國治] 之理,令女吏編著 [宋代家法] ,集歷代名后妃之事蹟,教育宮中諸女,故國基堅固天下太平。 明太創立大明,延續二百七十六年之久,誠屬馬后之賢助也。

   

 

幼承閨訓德從正 教子相夫竭至誠
奉事翁姑如父母 世稱賢婦古今名
   

明朝徐顯達之妻汪氏,潛山人,生性淑德,不苟訾笑,自幼拜受父教,喜讀孝經,頗具婦德。 時徐公堯莘聞其賢淑,擇為長子顯達之妻。 及為婦奉侍翁姑無微不至,朝夕定省,服侍起居飲食,克盡婦媳之職,縫紉烹饋,從不任婢女,皆親自操勞,其夫顯達,常讀書至天明,汪氏未敢先行就寢,隨侍身側,奉茶易燭,助夫硑讀詩書, 後並善能教子,不因愛而怠教,督學甚嚴,每至深夜,是以三子皆得學成博學之士。 汪氏尤對宗親敦睦有禮,待奴婢仁慈有恩,內外咸稱其賢,誠為難得之賢婦也。

   

 

性貞莊重不歆榮 居富臨貧志不更
婦道勤修成閫範 佐君立德作名卿
   

明朝鵝籠夫人,係昆陵某氏之女,文雅莊重,頗有婦德。 其父為擇周延儒為婿,但延儒家貧,經數年未能納采,因而其妹先行出嫁,配一富豪,鵝籠毫不羨慕,更加勤修婦道。 延儒二十歲時,鄉試及格,得意異常,急欲成親,鵝籠主張仍須求進,延儒自愧,續加奮發,遂中狀元。 朝廷聞知壯元家貧,派官為其行聘,恩賜歸鄉親迎完婚,途經之處,郡守縣令迎送道旁,極其顯要,不久延儒榮任宰相,夫人常以禮教名言規勸,是以其夫為相十年,未有過失。 可知夫人之賢淑也。

   

 

周始母儀三典型 坤功懿德載丹青
子孫代代仰遺訓 寶祚緜緜八百齡
   

周朝文王之母太任,端莊淑麗,並有賢德,文王之王季娶以為妻,太任扶助其夫,施仁佈教,不遺餘力。 太任懷孕旺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以胎教感化子女。 文王出生,太任善教,教一而識百,後文王奠基西北。 禹后之女太姒,文王娶以為妻,太姒仁明有德,旦夕勤勞,文王治外,太姒治內,佈施德政,臣民悅服。 文王祖母太姜,亦淑賢德惠,夫太公雖明聖,政事必與相商。 周室天下,傳世三十七代,歷八百七十三年之久,端賴太任,太姒,太姜三后教化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