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续选贤妻良母故事                    回目录    回总目
   

历代贤姝不乏人 不昭扬世恐沈湮
谨再挑选典型女 供作闺人仿效身
每人事迹振当时   懿德坤功载口碑
宜抑为师勤效法 相夫教子建良基
相夫秉正荫君郎 教子有方出秀良
全靠坤功得力大 垂名后世永流芳

   

 

钦慕高风托妾身 随夫乐道愿安贫
继承遗志施教化 本着义仁启后人
   

春秋未年,齐国一高士,号黔娄子,高风亮节,不慕显贵,鲁恭公闻其贤,欲聘为相,齐威王知其能,亦洽聘为卿,皆拒之不就,宁自安贫乐道,以苦节力行感化世人。 其夫人知书明礼,品雅德高,仰慕黔娄之品德,嫁与为妻,虽为名门千金,因受夫感化,尽弃铅华,改穿布衣,下田耕作,维持生计,国君以及显官视其贫穷,纷纷馈赠,黔娄夫妇一概婉拒,始终自力更生,过其清苦生活。 黔娄逝世后,夫人承夫遗志,致力教化工作,广募学生,教以 [勤俭治家,仁慈好善],善导世道人心,诚为史上一杰出之贤妻。

 

   

 

执政廿年重法章 爱民勤政国隆昌
延儒硑学弘文化 天下复平民乐康
   

汉朝邓后,名绥,自幼博读经史,兼通政体。 十六岁膺选入宫,因聪慧过人,温良谦让,和帝立其为后,迨和帝崩,殇帝出生不过百日,即承帝位,而邓后为皇太后,临朝摄政,贤明非常,时逢旱灾水患十年,内忧外患交加,民不聊生,幸因邓后勤政爱民,兴利革弊,倡导节约,崇尚礼节,克服国难,终于迈向复兴大道。 邓后并重视大教,博选大儒,致力文化活动,于是东汉文风蔚起,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执政先后二十年深受朝野一致拥戴,历来帝后深得民心,未有出其右。

 

   

 

王家二妇有贤行 妯娌睦和相爱敬
贵贱不分互重尊 淑贤堪作妇人镜
   

晋朝,司徒王浑之妻钟氏,浑弟王湛之妻郝氏,普有德行,后世为贤妇。 钟氏名琰之,大傅之孙女,聪慧弘雅,明礼达理,为妇女之楷模,郝氏亦令姿淑德,教子有方,生子名东海,后为晋朝名臣。 钟郝二妇至为和睦,钟氏不以名门出身,显贵自居,而傲慢凌辱其弟妇,郝氏不以家门低贱自卑,而趋炎其嫂,雅相敬重亲爱,所以时人赞称 [钟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 良有以也。 妯娌乃异姓处,入夫家骨肉之门,易失和起争,然如钟郝二妇之雅相敬重,可为妯娌之师表也。

 

   

 

助阵为夫执桴鼓 指挥将士猛如虎
敌慌溃走发哀鸣 建立伟功传万古
   

梁红玉,宋朝名将韩世忠之妻,虽系一女流,但胆识谋略,异于常人,见世忠为人慷慨仗义,遂许嫁之。 世忠年少时,即英勇无比,因家贫,年十八即应募为小兵,屡建奇功,擢升为抚统领官。 高宗建英四年,金国兀朮率大军来犯,敌船沿长江驶逼世忠兵营,梁红玉不让须眉,立于船头亲击战鼓,指挥抗敌,士气为之大振,金兵慌乱,战船倾覆,溃不成军。 韩世忠,能屡建殊勋,成为宋名将,其夫人梁红玉佐战之功不少,后被封为安国夫人。

 

   

 

重节尽忠可作模 佐夫抗敌竟忘驱
被拘宁死岂甘辱 不负帝廷不负夫
   

宋朝时,谢枋德之妻李氏,饶州临安人,能通女训,善事翁姑。 其夫谢枋德上临安考进士。 时元军入侵,时局紊乱,宋军无法抵抗,谢枋德组织民军协助防守,李氏亦发动妇女担任后勤工作,因寡不敌众,不久即被元军击败,夫妻从此离散。 李氏携二子避入贵溪山中,敌军闻悉,包围该山区市镇,李氏恐祸延无辜民众,乃后容直投敌军。 元军欲以李氏为饵,引诱其夫投降,又有将军垂涎其美貌,欲收其为妾,李氏毅然自缢,以全其节,其贞烈义行,实令人叹服。

 

   

 

孝敬翁姑尽礼仪 育教夫妹倍生儿
诸甥爱抚如亲出 恰似春晖照草枝
   

宋朝,陈安节之妻王氏,汉州?县人。 嫁年余其夫即去世,遗下一子甫月,家境虽清寒,王氏亦忍苦守节,孝养翁姑,教育其子,茹苦含辛,勤劳操作是以渐见富饶,乡人莫不敬佩,咸称呼王氏为堂前。 翁姑殁后,其夫妹尚在幼年,堂前悉心照顾,抚养教育,视如己出,及长大,备丰厚妆奁嫁之,然夫妹犹不知足,要求分财,堂前尽所有与之,讵料夫妹所得之财,竟为夫淫荡费尽,致陷入困境,堂前后为其建置田宅,并代抚育诸甥。 如此海涵之贤妇,诚稀有也。

 

   

 

寡育子孙兄不援 辛酸苦辣不堪言
上苍怜赐妇纯孝 孙奋成名耀第门
   

宛平县人高位之妻段氏,年仅十七即丧夫,因无宗亲,携二幼子寄居兄家,其兄以无力养育二甥为由,屡次劝其再嫁,然段氏坚心守节,变卖嫁妆,租赁小屋,居于郊外,为市人缝纫度日,历尽艰辛,抚育二子,然长子不幸中年早逝。 次子为小吏,因罪被逐边疆,段氏不向命运屈服,坚忍悲痛,续抚育诸孙,其孙名裔,因段氏教孙有方,进士及第,荣耀门楣,段氏晚年享福,长寿至九十六岁仙逝。

 

   

 

至情骨血谁甘弃 竟以亲生为弟嗣
尚义重情足堪嘉 天昌其后成名器
   

昌化地方,有章氏两兄弟,皆未有子嗣。 兄为传宗接代,向族亲抱一男儿养育,名日栩,讵料未几其妻竟喜获麟儿,命名诩。 其弟亦求嗣心切,乃求其兄曰: [兄既有己出之子,何必养他人之子,不如将抱养之子让我] 兄与妻商量,妻坚称: [无子无抱养,有子则弃,为人岂可如此。] 而婉拒之。 但弟百般恳求,嫂感其诚,将亲生子诩与弟。 后来栩得子名樵标,诩擧子名铸鉴,均赋性聪明,勤读书诗,功名成就,出仕为官,王家遂为名族,此乃兄爱弟恭,章妻和气重义有以致之,岂非贤乎。

 

   

 

前子为非把罪移 愿甘归咎系生儿
儿欣顶罪成其志 子义母仁帝表之
   

元朝时代,秦闺夫之继室柴氏,生有一子,而前妻亦遗下一子。 二子幼小时闺夫即去世,柴氏守节,扶养二子,视前子如巳出百般爱护,无微不至。 及二子长大,地方贼作乱,被官拘捕之贼,指柴氏之长子亦结伙,致被拘判极刑柴氏心焦,率次子向官泣诉,谓作恶者乃此次子,而非长子。 其次子亦自认犯罪,求官勿加罪于其兄。 一再审问,亦不易其言,官疑次子并非柴氏所生,乃出此策,后经严加审讯,始知实情,官感艰曰: [柴妇执义不偏爱己子,而次子求死以成全母志,实乃天理人情之至也!] 遂释二子,并嘉其义,旌表其门。

 

   

 

劝君尊尧舜为师 怀德励精图国治
内助功成明业建 厥功绝代竹帛垂
   

明朝马后,马公之女,乃鼎助明太祖创立大明帝国之贤后。 自幼仁慈有知鍳,好读书史,精通历代兴衰史迹,且精明能干富有贤德。 太祖争天下之初,劝其 [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应以仁爱为号召,且亲自缉衣鞋供士军,是以群雄涌集。 及得天下,劝太祖勿忘群臣,百姓创国之艰辛,应效法尧舜,仁德爱民,是以臣民钦服。 马后重视教育,聘名儒教诸子,太子朱标能孝顺父母,礼敬大臣,颇得上下之爱。 又深明 [家齐而后国治] 之理,令女吏编着 [宋代家法] ,集历代名后妃之事迹,教育宫中诸女,故国基坚固天下太平。 明太创立大明,延续二百七十六年之久,诚属马后之贤助也。

 

   

 

幼承闺训德从正 教子相夫竭至诚
奉事翁姑如父母 世称贤妇古今名
   

明朝徐显达之妻汪氏,潜山人,生性淑德,不苟訾笑,自幼拜受父教,喜读孝经,颇具妇德。 时徐公尧莘闻其贤淑,择为长子显达之妻。 及为妇奉侍翁姑无微不至,朝夕定省,服侍起居饮食,克尽妇媳之职,缝纫烹馈,从不任婢女,皆亲自操劳,其夫显达,常读书至天明,汪氏未敢先行就寝,随侍身侧,奉茶易烛,助夫硑读诗书, 后并善能教子,不因爱而怠教,督学甚严,每至深夜,是以三子皆得学成博学之士。 汪氏尤对宗亲敦睦有礼,待奴婢仁慈有恩,内外咸称其贤,诚为难得之贤妇也。

 

   

 

性贞庄重不歆荣 居富临贫志不更
妇道勤修成阃范 佐君立德作名卿
   

明朝鹅笼夫人,系昆陵某氏之女,文雅庄重,颇有妇德。 其父为择周延儒为婿,但延儒家贫,经数年未能纳采,因而其妹先行出嫁,配一富豪,鹅笼毫不羡慕,更加勤修妇道。 延儒二十岁时,乡试及格,得意异常,急欲成亲,鹅笼主张仍须求进,延儒自愧,续加奋发,遂中状元。 朝廷闻知壮元家贫,派官为其行聘,恩赐归乡亲迎完婚,途经之处,郡守县令迎送道旁,极其显要,不久延儒荣任宰相,夫人常以礼教名言规劝,是以其夫为相十年,未有过失。 可知夫人之贤淑也。

 

   

 

周始母仪三典型 坤功懿德载丹青
子孙代代仰遗训 宝祚緜緜八百龄
   

周朝文王之母太任,端庄淑丽,并有贤德,文王之王季娶以为妻,太任扶助其夫,施仁布教,不遗余力。 太任怀孕旺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以胎教感化子女。 文王出生,太任善教,教一而识百,后文王奠基西北。 禹后之女太姒,文王娶以为妻,太姒仁明有德,旦夕勤劳,文王治外,太姒治内,布施德政,臣民悦服。 文王祖母太姜,亦淑贤德惠,夫太公虽明圣,政事必与相商。 周室天下,传世三十七代,历八百七十三年之久,端赖太任,太姒,太姜三后教化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