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 賢 嘉 言 錄

釋 今 照 法 師  編 集 第 一 冊

      世 間 法   出 世 間 法

       

回主頁

回總目

第 一 頁

第 二 頁

第 三 頁

第 四 頁

第 五 頁

第 六 頁

第 七 頁

第 八 頁

第 九 頁

第 十 頁

第 十一 頁

第 十二 頁

 

德十師法

善知法義

能廣宣說

處眾無畏

無斷辯才

巧方便說

法隨法行 — 以法隨機 , 令如法行

威儀具足

勇健精進

身心無倦

成就忍力

交淺言深君子所戒。品格為成功之第一條件寬宏的態度鎮靜的神態是吸引朋友愛護自己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持戒十益 —

滿足智願如佛所學智 者不毀、不退誓願安住正行、棄捨生死慕樂湼槃、得無礙心、得勝三昧、不乏信財。

精進十益 —

他不折伏、得佛所攝、為非人護、聞法不忘、未聞能聞、增長辯才、得三味性、少病少惱、得食能消、如優曇花。

布施十益 —

降伏慳吝、捨心相續、同其資產、生豪富家、生處施心 — 現前、 四眾愛樂入眾不怯、勝名流布、手足柔軟、不離知識。

十種法師 —

書寫、供養、施他、披讀、受持、聽聞、諷誦、思惟、開演、修習。

咒心十力用-

成佛、降魔、應剎、轉法輪、授記拔苦、攝諸乘、入湼槃。

禮佛十功德-

得妙色身、出言人信、處眾無畏、佛所護念具大威儀眾人親附諸天愛敬具大福德命終往生速證湼槃。

七供養 :
  1. 如說修行供養。
  2. 利益眾生供養。
  3. 攝受眾生供養。

  4. 代眾生苦供養。

  5. 勤修善根供養。

  6. 不捨菩薩業供養。

  7. 不離菩提心供養。

弘法則博學多聞修行則一門深入

粥去飯來莫把光陰遮面目

鐘鳴板響莫把生死掛心頭

嗔心乃宿世習性今作我已死想任彼刀割香塗於我無干所有不順心之境作已死想則便無可起瞋矣 !

瞋心起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之可治宿世之編窄性倘不加對治則瞋心愈增其害非淺

瞋心起肝目受傷

如鏡照像像來不拒像去不留。想法度她不可生氣她

常覺自己處處不如人謙虛不要我慢

先淡後濃先疏後密先遠後近

先讚美後規勸

林肯寫信:你稍微有些令我失望的地方以誠意讚美為序幕。

用暗示的方法來糾正才不被憎惡

肯先自認有錯再去指責別人才能使人心感神服。先自認見識淺陋後發表意見

用商量代替命令

忍耐是逆境的避難所謙讓是順境幸福之門

謙虛是做人的德

驕傲點燃了仇恨的火焰

智慧與道德是聖人留給我們的恩惠

常人的謙讓是自我的修養偉人的謙讓是社會的楷模。

忍耐是歡樂家庭的門牌。

聖人不以自知而滿足小人則以小智而自誇。
不尊敬別人絕對得不到別人的尊敬。
驕傲的罪根深植在自大者的心。

別人的欺騙是一時的自己的欺騙是永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