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 贤 嘉 言 录

释 今 照 法 师  编 集 第 一 册

      世 间 法   出 世 间 法

       

回主页

回总目

第 一 页

第 二 页

第 三 页

第 四 页

第 五 页

第 六 页

第 七 页

第 八 页

第 九 页

第 十 页

第 十一 页

第 十二 页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喜闻人过不若喜闻己过。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怕先益后损 怕先松后紧。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如果有人欺负我 ; 并不会吃亏多少。

如果有人谤辱我 ; 在培养习性。

如果有人轻视我 ; 我避他 , 不碰头就不。

如果有人贱我 ; 我耐他 , 当作耳边风。

如果有人取笑我 ; 我由他 , 不闻不问不会有事。

如果有人骗诈我 ; 不理他 , 他花样使不出来。

如有人谤我 ; 我敬他 , 可从其中得取经验。

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

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 ?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 !

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 ! 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

存心养性需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 , 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何以息谤 , : 无辩。何以止怨 , 曰: 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亏人是祸 , 饶人是福 , 天纲恢恢 , 报应甚速。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 ; 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 ; 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时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

随忙随闲 ; 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 ; 不忘往生西方。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须信娑婆世界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其愿之切、当如坠厕坑之急求出离 ; 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 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坠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 ; 以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 ; 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